1、三炮臺源于盛唐時期,明清時期傳入西北,與當地穆斯林飲茶習俗相結合, 形成了獨樹一幟的、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茶品。茶具制作玲瓏小巧,由茶蓋、茶碗、茶托三部分組成,故稱為“三炮臺”或蓋碗茶。
2、三炮臺又稱“蓋碗茶”,回族傳統飲茶風俗。是成都最先發明并獨具特色。所謂“蓋碗茶”,包括茶蓋、茶碗、茶船子三部分,故稱蓋碗或三炮臺,其寓意為“天蓋之,茶蓋 ;地載之,茶船;人育之,茶碗。”它包容了蜀人樸素的人文思想。茶船子,又叫茶舟,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。
3、相傳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間(780-783年)由西川節度使崔寧之女在成都發明的。因為原來的茶杯沒有襯底,常常燙著手指,于是崔寧之子就巧思發明了木盤子來承托茶杯。為了防止喝茶時杯易傾倒,她又設法用蠟將木盤中央環上一圈,使杯子便于固定。這便是最早的茶船。后來茶船改用漆環來代替蠟環,人人稱便。到后世環底做得越來越新穎,形狀百態,有如環底杯。一種獨特的茶船文化,也叫蓋碗茶文化,就在成都地區誕生了。這種特有的飲茶方式逐步由點巴蜀向四周地區浸潤發展,后世就遍及于整個南方。
頂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上一篇:返回欄目
下一篇:美詩固“集成門窗”這理念好在哪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