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煮茶之風盛行了起來。當沖泡已經不足以表現出某一款茶的風味時,就可以考慮煮茶了。
其實,也不是所有的茶都適合煮飲的,關鍵就是看煮出來是否比泡出來更好喝。
烏龍茶:煮泡皆宜
烏龍茶香氣是最突出的,具有豐富的花果香和恰到好處的焙火香,喝起來很有韻味。
閩北烏龍茶代表武夷巖茶是很適合拿來煮的,尤其是山場較好的肉桂或是有特殊香氣的小品種巖茶,例如虎嘯巖肉桂煮出來品飲會有明顯的紅棗味,對降血糖降血脂有明顯的功效,減肥也是最佳;例如佛手以雪梨味備受喜愛,用來煮后再喝,雪梨的口感會更加突出。
老烏龍茶像陳年傳統鐵觀音、陳年巖茶等,青澀味已經褪去,滋味特點也變得更加平穩,沖泡幾次過后,可以再煮一煮,你會發現不一樣的味道。
紅茶:適合煮調飲茶
紅茶屬于全發酵茶類。因為發酵程度高,高溫沖泡如果沒有控制好時間很容易產生酸澀味,反而掩蓋了紅茶原有的清甜,所以,紅茶也是不適合煮的。
如果要煮紅茶的話,一般會做調飲茶,如紅茶加入一些干花、牛奶等。煮茶讓紅茶滋味更加濃郁,雖然難免有一些酸味、苦澀,但會被牛奶、糖等所掩蓋,而且滋味更融合濃醇。
綠茶:保鮮保綠不宜煮
綠茶,尤其是高級綠茶,通常采用最細嫩的芽葉制作,太高的水溫容易把茶燙壞,會造成綠色的芽葉和湯色會變暗,鮮度降低,滋味變苦。
沖泡綠茶,重在表現其鮮爽甘甜的特質,水溫一般在80-90,用玻璃杯或蓋碗,不宜高溫沖泡,更不適合煮茶。
白茶:嫩茶宜泡老茶宜煮
白茶因采摘嫩度不同而一般分為白毫銀針、白牡丹、壽眉。銀針和牡丹用泡茶法更合適,且溫度不能過高,更不適合煮茶;而壽眉沖泡可用沸水。
當白茶經過幾年的存放以后,各種內含物質發生了轉化,原來清鮮的風味慢慢轉變成陳醇,用煮茶的方法更能凸顯其韻味。
老白茶可以直接煮,也可以泡過之后再煮,只不過煮的時間不一樣而已,可根據自己喜好的濃度來調整。
黑茶:煮飲口感更佳
黑茶屬于后發酵茶,因其采用的原料比較粗老,且加工的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的堆積發酵,故而陳香濃郁,滋味醇厚,茶湯多呈深褐色。黑茶也可以沖泡,但煮茶更能體現黑茶醇厚的風味。
除了常規的茶類,像小青柑、陳皮茶、紅棗、桂圓等也是非常適合煮飲的。煮茶能持續保持高溫,煮出來更加濃郁香醇。除了單獨煮飲,還可以適當搭配一些牛奶、紅糖、姜片等等,也有不一樣的體驗哦。
前兩天小妖感冒了就是拿姜片+紅棗+陳茶水仙(巖茶的一種)煮來喝的,感冒好的灰常快,沒感冒如此煮來喝防身健體也灰常好喲~
歡迎關注【北緯28度】,了解更多巖茶、紅茶知識!
本文內容為北緯28度原創,任何媒體轉載請聯系小編,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。